阮嬤嬤替大夫人去辦事,喜春自然不敢有異議,好在她確實讀書識字,在翻看了送來的薄冊后,對這些冊子也有幾分認(rèn)識了。
這些冊子,有主子們及各院中的花銷和下人數(shù)量,以及周府各房的采買進(jìn)賬和支出。這各房有廚房、針線房、馬房、門房、花房、庫房,庫房人少,只有兩個守門的小子和一個賬房,以廚房和針線房為例采買進(jìn)賬和支出卻是占了各房最多,人也是所有房中最多的,巧云兩個對婆子丫頭熟悉,喜春看冊子,她二人便與喜春介紹,這各房的管事婆子是誰,長何模樣等。
有她們介紹,再加上喜春前幾日見過人,一時倒也對上號了。
“管廚房的馬婆子臉上有一顆肉痣,好認(rèn)得很,不過這馬婆子與針線房的王婆不大對付,闔府上下都知曉她們不睦。”
巧云偷偷摸摸的,說起了前任主子的小話。
“那時候馬婆子跟外院的劉管事好上了,沒有稟過主子,那會主子還小呢,就指了王婆給劉管事,誰料鬧出一場事兒來,王婆雖最后嫁了人,但自打她男人走了后,馬婆就見天兒的防著王婆,生怕她搶了劉管事,見面總是要碎幾句的?!?br>
像他們這等丫頭,到了年紀(jì)都是要配人的,能被主子指配,是一種體面兒。
喜春沒料這里頭還有已過世的夫君,周秉的手筆在。
經(jīng)過巧云兩個說,喜春也想起了王婆子的模樣。這是一個長相刻板的婆子,就跟阮嬤嬤一般,看著就不是那等容易親近的。
這些府上丫頭婆子之間的糾紛喜春也只聽了一嘴,邊過到腦后去了。這等私事,聽便聽了,萬沒有插手別人私事的道理。
不過喜春第二日就見到了人。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