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梓學不聽搖滾,可是他多少知道一點。原來大學里一個男同學特別喜歡英國的披頭士樂隊,談起列儂的才華,如數(shù)家珍。
時間過去這么久,覃梓學別的沒記住,但是腦海里清晰的留存著那個男同學的一句話,關于搖滾的一句話——
總有一天,搖滾會走進中國,在民眾個性意識覺醒,期待百花齊放的那一天。
太陽隔著窗玻璃照進來,曬在身上懶洋洋的。
“你這窗戶做這么大,”覃梓學端起茶杯喝了口熱茶:“怎么想的?窗框……咦?我瞧瞧?!?br>
男人發(fā)現(xiàn)了些端倪,站起身湊過去研究。
“有意思吧?”魏武強嘿嘿的笑:“季哥說,咱們這既然是賣汽車的,就得讓人家看,一進院就看著里面的車,來了興趣自然就進來了。說什么,不能把房門關起來賣東西,要展示,要把客戶拉進來。反正就那個意思。”
季鴻淵不僅思想上前衛(wèi)大膽,落實在展廳的窗戶上面,也是令人嘖嘖稱奇。
因為他想把房子里的汽車展示給外頭的人看,所以臨街這面的窗戶幾乎占據(jù)了整面墻的一大半面積,中間用于支撐的窗框也是盡可能的細而窄,涂的銀色的漆,乍一眼看過去,完整的從灰突突的村舍瓦房中跳脫出來。有太陽的日子里,明晃晃的光線不遮不掩映進來,明晃晃亮堂堂,通透干凈,有種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水晶宮的味道。
有那么點兒意思。
要知道這時候全國各地在建筑上清一色的紅磚小樓或是大瓦房,都是木頭窗框幾片玻璃或是毛玻璃,采光或是視野都不咋地。甚至在整體建筑的工藝和審美上,遠不如老祖宗那些雕梁畫棟飛檐翹壁精美,差得遠了。
喝了茶,魏武強又帶著覃梓學往后面走,一一指給他看。檔案保管室,財務室,會議室,總經理辦公室。
“魏總。”覃梓學想起來就好笑,倒不是取笑他,單純就是覺得這種叫法特別有意思。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