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沒有年年辦壽的習性,只出生、白日周歲,逢十做壽,開春前是周蘭鈺的生辰,在年前就是寧父寧秀才的生辰了。
他明年就五十大壽了。
這些年不止寧父的頭發(fā)白了,連陳氏的頭發(fā)也白了不少,其實倒也正常,連喜春自己,如今也是快到而立之年了,她出嫁十余年,也早就不年輕了。
往昔還在村里時,曾于她交好的那些,如今喜春都認不出來了。
陳氏這些年過得舒心,先問過了他們府上周嘉科舉的事兒:“你們嘉哥兒聽聞學問出眾,這回指不定能考中進士,往后留在盛京做官,這門庭就不一樣了?!?br>
喜春道:“還不知道呢,盛京那邊還沒消息傳來,我們子儀也是學問出眾的,如今也是秀才公了,往后舉人進士也是能考中的,娘你就等著享福吧?!?br>
“是,我說村里難得出了個秀才,跟他們說辦一場喜宴,結果都說再等等,至少得等到中了舉人以后,也不知道是這個世道是不是不一樣了,我記得當年你爹中秀才,好家伙,那也是十里八鄉(xiāng)來賀喜的,擺流水席都擺了三日呢,現(xiàn)在秀才公不值錢啦?”
周家這邊考中秀才的也沒辦,周嘉這個舉人更是早早就放了話,他要考中進士才辦,要在城中大擺流水席三日。
喜春這回是過來跟幾位兄長商議明年寧父五十大壽該如何置辦的問題。
壽宴在何地辦?辦多少桌?是什么規(guī)格章程都要先商議妥當,逢年過節(jié)正是家里人齊整的時候,等過節(jié)開春后,出門的出門,想商議都找不到人了。
地點要看寧父的意思,他還是想回村里辦,在自己老家辦一攤。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