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藥材等于識藥材,要行醫(yī)的哪個不需要識別藥材的?
寧二郎還出師把鋪子都開到府城去了呢。
寧父一心想改換門庭,但是對幾個兒子也不是不關(guān)心的,等他們家來,照樣還是會如同代代前人長輩一般,問幾句,“好不好?”“活計怎么樣啦?”之類的。
“我們覺得正經(jīng),但別人都不這樣覺得,你說怎么辦?”陳氏攤手,前頭三個都成親了,連最小的妹子都成親生子了,寧喬的婚事早就該擺在明面兒上了來,“老四,你自己是怎么打算的?就一直上山采藥?”
上山采藥還當(dāng)真是吃青春飯的,老了后爬山都爬不動了,更不提還得背著籮筐、帶著干糧,繩子、柴刀等一應(yīng)了,山林子濃密的,走一路砍一路,累得很,年紀往上走,根本支撐不了這種體力。
寧喬如今已經(jīng)過了二十,能干多少年,二十年?三十年?
不現(xiàn)實。
寧喬被家里連著催婚,夜里也考慮過這些事兒的,他多是住在鄉(xiāng)下,城里人說話客氣,知道他沒定親還說要給他介紹,但鄉(xiāng)下地界兒,都是寧家族人,寧家的婆子們見他一回就說上一回,“別挑過了,姑娘嗎,合適就行,你現(xiàn)在挑花了眼的,覺得到處都由得你選,等你年紀再大些,可就不好尋那些黃花大姑娘了?!?br>
他說沒挑,誰信?
寧家條件又不差,縣里還有鋪子,府城里也有鋪子、大宅子,寧喬又長得好,這種條件,按理來說是不缺姑娘定親的,往常鎮(zhèn)上有個開貨鋪的公子,都能叫人搶著要嫁的,寧家還有出嫁的姑娘這門親事在,條件在縣里也是數(shù)得上名號的。
媒人一說,姑娘家對他們家的條件都是很滿意的,但是又怕。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