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開始只是想教教臺語,結果卻被一群佛系國際學生帶去曬太yAn、泡溫泉、練氣場。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誤入某種沙灘邪教,直到某天中午,我正在準備一份《基礎臺語發(fā)音導覽》依舊不放棄教學夢,芳蓓蓓又忽然冒出來。
「星辰,你知道你現在的身份超適合申請政府補助嗎?」
「我?哪有什麼資格?」
「哇你太不了解這個國家的躺平技術羅——我跟你說,臺灣的青年創(chuàng)業(yè)補助、返鄉(xiāng)文化計劃、偏鄉(xiāng)語言振興通通可以幫你申請下來!」
「等等,你怎麼連這都懂?」
「我之前申請到四筆,靠那個蓋了我自己的冥想小屋。」芳蓓蓓驕傲地說,還順手把MacBook打開:「來,我?guī)湍銓懫髣潯!?br>
於是他們就開始了「計劃書寫作馬拉松」。
我本來以為計劃書很嚴肅,結果學生們的提案讓我嘴角狂cH0U。
計劃名稱:《南方臺語生活教室—給世界的ㄅㄧㄤˋ一聲》
核心理念:讓國際青年透過「浮潛學咒語」,T會臺語的溫度與cHa0度
預期成果:培養(yǎng)中英臺語三聲帶人才,增加「海濱罵人美感」
「這樣真的寫得過嗎?」我滿臉狐疑。
「我們這邊有案例欸,之前有個人申請到經費去教狗念
圣經,你的這個文青又有溫度,保證過。」
結果三周後,我真的收到一封政府來信: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